淘金城镇app官网首页_淘金城镇赚钱app下载机电-生产切割机,滚轮架,操作架,焊架,变位机,焊接回转台,龙门焊的厂家
18年专注激光切割机设备定制生产厂家
全国咨询热线:0510-82616907

【盘点】那些200mm的“空气切割机”们

时间: 2025-08-11 20:00:24 作者: 淘金网首页 点击:1

  

【盘点】那些200mm的“空气切割机”们

  最近有两个品牌即将发布200mm F2超级“空气切割机”,距上支类似规格的镜头已逝去了整整15年十年了。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简单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超大光圈的200mm定焦们,到底是谁家开始搞这种顶级的“超级大炮”。

  根据Lens-DB的数据,我能够查到最早的200mm F2.8镜头是腾龙于1960年发布的200MM F/2.8。这支镜头的光学结构很简洁,只有3组5片结构,应该是比较经典的松纳结构。虽然镜片不多,但重量可不一般,要整整1.5公斤。

  如果要论自动对焦的话,比较早发布的是美能达的AF 200MM F/2.8 APO,发布于1987年。此时的200mm F2.8已经属于比较“轻量化”的产品了,毕竟相比于70-200mm F2.8来说,这个规格实在是局限性太大了,虚化量还是一个水平的,只能靠轻量化来吸引客户。美能达AF 200MM F/2.8 APO只有790克重,同时也是美能达a系统中颜值最高的几款镜头之一。

  虽然现在大家谈到200mm F2时首先想到的是佳能,但最早发布200mm F2规格的品牌反而是尼康。1977年,尼康率先发布了手动对焦的AI NIKKOR 200MM F/2 ED-IF,使用了2枚低色散镜片,重量高达2.4公斤。

  随后尼康继续发力,1982年尼康更新了这款镜头,推出了AI-S NIKKOR 200MM F/2 ED-IF。随后在1983年更进一步,发布了AI-S NIKKOR 300MM F/2 ED-IF,这支镜头重量更是达到了7.1公斤,真的是“壮硕的肌肉,激情的拍摄”。并且在全画幅领域,300mm F2规格仅此一家,别无分号。

  作为竞争对象,佳能自然是不愿意看着尼康领先的,并且彼时佳能也正在准备筹划完全电子化的EF卡口系统。1987年佳能正式推出EF卡口系统,1988年大家所熟知的佳能EF 200MM F/1.8L USM正式对外发布,并且还是自动对焦!不过可惜的是,这支镜头使用了三枚巨大无比的低色散镜片,但并没用佳能彼时已经掌握的人工萤石,重量也高达3KG。即便如此,这支镜头也依然是独一份的规格,更值得说的是,佳能并没放弃FD卡口用户,在1989年推出了手动对焦的FDn 200MM F/1.8L,光学结构完全一致。

  当然这支镜头作为为EF卡口保驾护航的超级产品,并没有配备光学防抖功能,光学性能也不如后续的产品。目前这支镜头的很多配件已经彻底停产,如果坏了也是很难做维修的,所以成为了一个“图腾”形式的存在。

  1994年尼康率先推出带光学防抖的胶片相机Zoom700VR,相机行业开始拥有了光学防抖功能。2004年,尼康推出了首支带光学防抖的“空气切割机”AF-S NIKKOR 200MM F/2G ED-IF VR,近摄能力比佳能更好,重量则类似,也达到了2.9公斤。虽然F2和F1.8差距并不大,但佳能用户并没有觉得尼康因为有光学防抖超过了佳能,毕竟“空气切割机”图的就是虚化。

  佳能很明显被尼康的新品刺激到了,2008年佳能推出了同样带光学防抖的EF 200MM F/2L IS USM,并且还用上了自家的萤石镜片,重量也减轻到了2.5公斤。这支镜头目前被不少富士GFX中画幅用户所使用,因为出色的光学素质和能覆盖4433的超大像场,能轻松的获得比全画幅更夸张的空气切割效果。

  2010年,尼康更新了自家“空气切割机”,推出了AF-S NIKKOR 200MM F/2G ED VR II。这支镜头用上了尼康引以为傲的纳米结晶镀膜、SWM镜音马达、第二代VR减震技术等等,也是截止目前为止最新的一款200mm F2规格镜头了。

  除了佳能和尼康的相爱相杀外,其实还是有很多重磅产品能说说的。1969年,美国品牌ZOOMAR推出过一款同样非常可怕的镜头ZOOMAR MUENCHEN ZOOMATAR 180MM F/1.3。是的,180mm F1.3,这个规格甚至比200mm F1.8还离谱。巧的是,这支镜头的重量和尼康AI-S NIKKOR 300MM F/2 ED-IF类似,同样也是7公斤的巨无霸。不过5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和6片式的光学结构配上7公斤的重量,很难说有多大的“实用性”。

  蔡司其实也推出过相当重磅的产品,首先是全画幅系统的CARL ZEISS APOSONNAR T* 200MM F/2 [MM],推出于1992年。这也是全画幅系统中,除了佳能尼康以外的唯一参与竞争的选手。

  当然在中画幅领域的那两支“空气切割机”更为出名。1992年玛米亚率先发布应用于M645系统的手动镜头A 300MM F/2.8 APO,理论虚化量同样惊人,当然2.7公斤的重量也非常丧心病狂。

  作为竞争对手的哈苏自然也不会屈居人后,1999年蔡司发布了应用于哈苏V系统的CARL ZEISS TELE-SUPERACHROMAT T* 300MM F/2.8 FE,体积更大颜值也更高。3.8公斤的重量让哈苏的V系统机身在这个镜头尾部就像个镜头盖一样小巧。

您可能在找以下产品